十年前重庆配资公司,因为环境污染,母亲河练江被当地群众戏称“黑龙江”。练江污染引起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十年来,在汕头市委、市政府努力下,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水质实现重大转折性变化,创造了从“污染典型”到“治污典范”的奇迹。
十年前,老百姓的生活用水无法保障,练江流域周边的污染企业仍然放肆经营。
2016年以来,汕头市组织“环保警察”队伍,汕头市环保局创新建立“环保+警察”练江流域联合执法新机制,首创了“双匿名”有奖举报,汕头环境执法队伍作为练江整治执法尖兵冲锋在最前线。
经历近十年的攻坚克难,练江流域整治取得显著成果。至2025年,练江连续5年达到地表水环境Ⅳ类标准。群众都不禁赞叹,绿水青山又回到了现实。
深入开展练江流域汕头段生态环境执法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至2019年底,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汕头的练江整治开始从“1.0版本”向“2.0版本”提档升级。
练江流域潮南两英大溪清澈
“1.0”版本:
创新两个模式严打练江流域违法排污
“创新建立‘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模式,汕头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回想汕头下决心建立环保警察当初,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原市环境监察分局)局长吴林的心里并没有底。但作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他们没有退缩。
2016年时,很多企业老板的环保意识仍然薄弱,他们偷偷将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练江中。汕头市公安局和汕头市环保局联合派出2个暗访小组,长期驻扎在潮南区和潮阳区,组织开展非法生产、违法排污线索摸排。暗访小组24小时常驻蹲点排查工作,并采取轮换驻点人员,为精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提供线索,使打击行动更有针对性和成效。
“那时汕头首创了‘双匿名’有奖举报,就是全力保证举报人的隐私,并重奖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最高奖励过4万元。于是有很多线人给我们‘喂料’。”吴林还记得,有一次他接到线索后,连夜带着几个同事和公安的执法人员一起赶赴偷排污水的企业。
“村里地形复杂,有很多村我们也是第一次前往。由于心里焦急,担心企业负责人收到风连夜逃跑,我们都顾不上危险,直接就往涉事企业冲。”有一次在追捕企业主的过程中,因为他冲在第一位,所以被厂里养的大狗咬伤。
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积累里,汕头环境执法人员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联合执法模式——生态环境部门现场勘查、采样监测,环保警察控制嫌疑人、联合对违法排污企业生产及排污流程、去向等进行勘验取证,真正实现了公安侦查手段、环保执法监测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目前,汕头市练江流域“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模式已成常态。环保警察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办案,加强了环境执法的整体力量,对加快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保障环境执法公正有效、打击暴力抗法等均起到了倍增效果,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有效打击震慑了心存侥幸恶意偷排等违法犯罪行为。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
在2016—2018年三年攻坚关键期间,汕头共立环境违法案件886宗;汕头共立污染环境刑事案件131宗,刑事拘留426人,逮捕290人;汕头共立治安行政案件285宗,行政拘留711人。
自2018年11月起,练江流域干支流水质出现拐点,海门湾桥闸断面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排放的COD指标率先实现稳定达标并逐年持续改善。
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执法指挥科(原市环境监察分局一大队队长)陈良武感叹,经过这些年的严打治理,针对练江流域存在企业非法生产排污的举报很少了。
练江流域潮南两英大溪溪水清澈
“2.0”版本: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执法”格局
2019年,是汕头练江流域整治走向“2.0”版本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2019年汕头市机构改革,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将汕头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升格,组建为独立的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列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七个区(县)分局从区(县)政府的组成部门,改革为汕头市生态环境局和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汕头生态环境领域实现“一个机构管执法”,迄今为止依然是全省唯一、全国首家。
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的组建,不仅保障了执法的相对独立性,整合了执法力量,推进了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一盘棋、一把尺,有利于集中全市力量抓重点执法,又充分发挥了汕头市生态环境局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督作用。
此外,2019年以来,随着练江流域潮阳、潮南两区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建设生产,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将打击重点聚焦在园区外非法生产、违法排污的涉水“散乱污”场所,持续保持狠准打击非法排污的高压态势,助力练江水质进一步改善。
这些年来,汕头持续推进2019“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年”、2020“利剑斩污”、2021“监督帮扶执法年”、2022“执法帮扶年”、“执法+帮扶2023行动年”和“执法+帮扶2024行动年”等年度专项执法行动。
据陈良武介绍,汕头环境执法综合采取驻点摸排、网格化排查巡查、信访举报收集线索、在线监控数据分析和无人机侦查等手段,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重拳打击练江流域非法生产、违法排污。
在线监控
吴林解释道,练江流域整治不能放任企业随意排放,执法部门也逐渐从事后处理,转变成对企业进行事前预警。
“我们通过自动监测数据为主要核算依据,每季度对存在超总量排放污染物风险的企业实施预警。”陈良武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23年10月和2024年7月,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先后对练江流域超季度总量排污风险的两个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前进行预警帮扶,指导其优化工艺深度处理、启动高标中水回用系统,大幅降低废水和CODcr排放,避免其因年终超总量排放污染物而受到行政处罚并导致园区内企业因此停工停产的被动局面。最终受帮扶企业在生产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实现污染物浓度、总量排放“双达标”。
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指标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25年,练江连续5年达到地表水环境Ⅳ类标准。
南方+记者 沈丛升
通讯员 林如佳
受访者供图重庆配资公司
富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